top of page

塑膠織菇  Plastic Mushroom 

2018 Nov.-Dec. / co-exhibition

共同體,再生?!/ 聯展

@寶藏巖國際藝術村

合作:不廢跨村實驗室

Mycelium‭ ‬菌絲網絡

「NO!W Across Lab 不廢跨村實驗室」,以「不廢」為核心、「跨村」為行動、在探索「實驗」的場域,探討「廢棄」議題的多元面向與積極可能。駐村期間之作品與2018台北雙年展主題串聯,探討現代人類在面臨因溫室效應加劇之下已岌岌可危的生態時,將作何選擇。

作品以「共同體」為核心,三種科學現象為表現:「樹冠羞避 Crown Shyness」、「菌絲網絡Mycelium」及「終極盤古大陸 Pangaea Ultima」,以參與式藝術方式運用回收廢材,邀請大眾在共創作品的過程中,從天空樹冠、地表陸塊及地層菌絲的串連網絡中,提供另一種視野,反思人造與自然共生的可能,帶動不廢選擇與凝聚改變的共創力量。​

塑膠織菇

台灣每年使用165億個塑膠袋,平均每人一年使用700個,平均一人一天就會用兩個塑膠袋,根據環保署研究,在台灣海灘上沖刷的碎片中約有91%是塑料,海水也被發現受到微塑料的嚴重污染。甚至台灣水環境中的微塑料研究結果發現,44%的自來水中含有塑料微粒,然而塑膠製品至多需要千年才能被分解。

另一種角度而言,若將塑膠袋看成一種資源卻有無限的可能。台灣的塑膠袋種類之多,色彩、亮霧面、厚薄和透明度各異,在之前的台北鄰里公園翻轉計畫中,不到一週就募集到樣式各異的近千個塑膠袋來製作Bubble Station 泡泡站,甚至可以拼接成彩虹般的色彩。

 

而如果要把塑膠袋當成線材鉤織使用,只需要裁剪成一長條即可,不像羊毛或是棉花需要經過撚線混紡等複雜流程。我希望此展覽能讓人們換位思考和推翻既有的偏見,垃圾其實只是因為人們缺乏使用的想像力而已,於此也舉辦塑膠鉤菇的工作坊,讓民眾藉由親身參與去感受塑膠袋的可能性,其成果也一併在此展覽中展出。

​完整展覽介紹請見:link

#蘑菇  #菌類  #菌絲網絡 

材質:塑膠袋、廢布條

Material:
waste plastic bag yarn, textile waste

TzuFenLin_logo_edith_2.png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