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轉化而生 Saprophytism

2022 Sep. /

台灣設計展 不朽青春

高雄駁二  設計中島棧五庫

鹽埕區曾是高雄最繁華熱鬧的區域,隨都市發展、工商活動轉移,人口外移而日漸沒落,然而此區卻是歷經多元文化洗禮,保有傳統樣態與產業的特殊老街區。另駁二藝術特區一代從沒落的港務屯貨倉庫群,經空間活化與總體營造的轉型,蛻變成新舊交錯、創意交融、國際與在地融合的城區。

 

林資芬現今生活、工作於台北,從事纖維藝術創作,常以編織、縫紉的形式,做物件立體的雕塑與裝置。特別擅長以塑膠袋、工業廢布等當代廢棄物為媒材、有機的造型語彙,詮釋環境議題與自然現象,進而引發人們對文化與自然等面向的關注。

 

2018年曾於鹽埕參加織品設計與產業創新工作坊,從在地生活、文化脈絡進而學習、發展織品設計的新可能。而後成為全職藝術創作者,2020年和夥伴以高雄『廢角gREen salon進駐計畫來到此地,引入零廢再造升級的可能,結合以廢棄物再生的展演、課程與小商店,傳遞以藝術翻轉廢棄的共創行動理念。

她近年則特別著迷於真菌的微觀小宇宙,真菌(fungi)是推動物質能量循環的分解者,然而真菌也是萬物的連結者,除了以土表可見的蕈菇型態出現,真菌往往以菌絲型態在地底土壤的縫隙間穿梭,甚至可以透過與植物的跟共生成菌根形態、生長出自然界的樹聯網『菌絲網絡』(wood wide web),將大樹埋在土裡的根系網絡拓展成物種能彼此共生支持的社群網絡。

 

鹽埕老區就像是高雄這片土地上層層堆疊著豐富文化底蘊的腐植質,老建物與閒置空間好似半腐解的枯葉與殘枝,青年創作者則化身為靈活擴展的真菌菌絲體,穿梭其間,汲取殘餘有機質的營養,轉化能量、幻化成菇。此裝置以「真菌」為啟發,將再生材料縫製成落葉般的大型雕塑,並以回收塑材編織成美妙的蕈菇,比喻高雄孕育蓬勃的創意能量。

 

特別感謝:曾景斌

photo by Ching Pin Tseng

媒材:工業布料、塑膠袋、金屬線、棉布

尺寸:80x150x50cm、60x200x65cm

TzuFenLin_logo_edith_2.png
bottom of page